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6:59:48    次浏览
整个10月至今,一直守着仅剩的5%不能交易的仓位,实实在在当了一次看客。7月、9月卖的都很坚决,8月先买后认错卖,也很果断,但提到加仓却真真实实没有6月下旬那样利索了,总觉着欠了一些东西。如果实在找应该注意的,暂借19日那个图比划一下,也就是大跌后s区横盘那4天,或许应该考虑把之前卖掉的补些回来,否则对我来说,之后再去买都有心理障碍。然而,刚卖掉,空头思维还没转过来,又考虑对政策和权重股不敏感,即便买了,恐也只是赚个毛毛雨,聊胜于无。 还有一个,9月卡点减仓后有点“飘”了,自然想再来次完美的“卡点加仓”,不该想的想太多,该去做的反而迟疑。这个时点无外乎3个方向,上涨,横盘,下跌。从空仓角度看,宁可错过也不追上涨,这是大前提,后两种情况可以“酌情”考虑,关键在于“酌情”。酌什么情?那些又是可以实际指导仓位变化的?10月宏观面上,有大概几项是新的:其一,房地产调控,资金可能溢出;其二,人民币贬值加速;其三,3季度经济6.5%,要事说三,趋稳,信贷充足,而这些很难确切与“大涨”对上关系。“国改和PPP”是“红旗下的蛋”,市场其实走的还是内在路线,但这次发酵的很更好,比如中国建筑、中铁、这两天的煤炭等。这两天大盘又开始放量,前天成交是2504亿,而下半年几个高点成交,7月在2800亿,8月在3200亿,有对标的势头。如果旧思维看大箱体,箱顶放量,箱底地量,那么这次还是没有新意,没有跳脱出这个窠臼。还是以19日图为例,我仍旧认为a,b加9月两次卖出后,市场基本已经把11月的走势勾勒出来了,就是调整。所以,站在今天这个时点上,无论上涨还是下跌,最终的结局都应该是跌,只是时间先后问题。而可能改变这个情况的,是盘整,如果不温不火的“倒脚”,倒还可能真“倒”出个精彩来,所以,小跌尚可看作是“盘”的一种,但不要再出现恐慌性的大跌。这是截止现在为止,勉为其难的,一个比较乐观的看法,也是可以接受“酌情”的地方了。未来不可见,3季度却犹在眼前耳边。该忘掉的是机会成本,忘不掉的却是李经历留下的刻痕,所有的想法,都为年度利润计,为账户安全计。